
第二十六篇《习书记邀请我们到县委会议室座谈》概述:1984年8月5日,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邀请河北大学翟玉虎等约20名暑期返乡的正定籍大学生,到县委会议室座谈。习近平同志请大家一起为正定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并向同学们发出了“欢迎大家毕业后回家乡建功立业”的诚挚邀请。参加座谈的同学们被习近平同志的真诚和热情所打动,深深感受到了县委对人才的重视和期盼,激发了挚爱家乡的热情和报效家乡的决心。
采访对象:翟玉虎,男,1963年8月生,河北正定人,河北大学中文系1982级本科生,曾任石家庄市计划委员会综合科副科长,中共涿州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省委企业工委企业改革调研处处长、省国资委副巡视员,省旅游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等职,现任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
采访日期:2020年10月30日
采访组:翟玉虎同志,您好!1984年8月5日,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邀请暑期返乡的正定籍大学生代表,到县委会议室参加座谈会。作为与会的亲历者,请您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
翟玉虎:1984年暑假,记得是8月4日下午,我突然听到村里大喇叭广播,要我到大队部接电话。当时,我正在地里干活儿,听到广播后,就撂下手中的活儿,马上赶到了大队部。电话是我在河北大学同届的历史系同学郭诚从正定县林业局打来的。他说,县委要召开正定县暑期返乡大学生代表座谈会,邀请南村乡的我和孙明华同学一起来参加,第二天上午8点在县委大门口集合。得知这个消息,我简直有点儿不敢相信,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选作代表的。我猜想,可能因为河北大学是省里最好的一所综合大学,中文专业又是学校名牌专业吧。孙明华家离我们村不远,我俩曾是正定三中的同学,现在又是河北大学的同学,关系特别好。
他是体育特长生,提前一年就被河北大学历史系录取了。现在想想,那时若让我一个人去,还真有点儿心虚,有个同学一起去正好可以壮壮胆。我从农村考上大学,那时正就读于河北大学二年级。虽然走出去上了大学,但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哪能想到自己会被邀请去县里开会啊,所以我对这次经历刻骨铭心。家人和乡邻听说我要去县里开会,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而我着实有一种被人尊重的自豪感。那时我们年龄小,又是学生,见到村支部书记还有些胆怯,见乡党委书记都不容易。出发时,家里大人们一再叮嘱:“到了县里,多听听人家讲啥,想好了再说。”
采访组:刚才您谈到您的叔叔翟民英也是沾了“人才经”的光,能展开说一说吗?
翟玉虎:我的叔叔翟民英当时是正定县林业局果树站的“临时工”技术员,至今还珍藏着盖有习近平总书记印章的“自学成才奖”奖励证书呢。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正定时,号召科技人员到农村去。叔叔就骑上采访组:刚才您谈到您的叔叔翟民英也是沾了“人才经”的光,能展开说一说吗?
车,驮上被子,走遍全县102个果园,给农民们讲果树栽培技术。习近平总书记下乡调研时,发现滹沱河、老磁河沿岸河滩地绿化不够,大风一刮漫天黄沙,生态环境恶劣。他提出要大搞绿化,改造整治滹沱河和老磁河,当时树立的样板就是塔元庄。叔叔在那里扎根三年,最终使2000多亩河滩地全部实现了绿化。因工作成绩突出,叔叔后来被转为正式干部,还被破格提拔为县林业局果树站站长。当时,还有一批本县的“土专家”受到重用,成为正定发展的中坚力量。
正是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经”,叔叔一家才“吃上了商品粮”。我叔叔原来是农业户口,“农转非”在当时可是了不得的事!叔叔退休时是县林业局副局长,当年,从农业户口走到这一步是相当难的。这也是叔叔一直引以为傲的事。
1984年习近平同志在正定与返乡大学生座谈、重视并重用“土专家”等践行“人才经”的举措,不仅深深打动了当时的翟玉虎等青年与翟民英等技术人员,当今新时代青年更应学习这种务实精神,将个人发展与家乡、国家的需求相结合,勇于到基层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实现人生价值。
1984年习近平同志在正定与返乡大学生座谈、重视并重用“土专家”等践行“人才经”的举措,不仅深深打动了当时的翟玉虎等青年与翟民英等技术人员,当今新时代青年更应学习这种务实精神,将个人发展与家乡、国家的需求相结合,勇于到基层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实现人生价值。
本期青年朗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十五卷结束,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