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篇《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的慈善爱心屋》概述: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的七个月零四天时间里,分别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启音学校、大同中学、七宝中学等多所学校调研指导,充分体现出他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青年学生一以贯之的关心关爱。2007年5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华东师范大学调研考察时,非常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特意来到学校的慈善爱心屋,了解慈善爱心屋的运作模式,与学生志愿者亲切交谈,并以个人名义捐款400元。他肯定了慈善助学和帮困育人的模式,认为这体现了大学的大爱精神和人文底色,勉励大家将爱心播种在更多人的心中。
采访对象:
刘麒,女,1984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003级学生,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团委书记。
周赛君,女,1981年5月生,湖南郴州人,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兼学生资助中心主任。
采访日期:2018年12月26日
采访组:刘麒老师,您好!请介绍一下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到华东师大调研考察的情况。
刘麒:好的。2007年5月9日上午9时许,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我校闵行校区调研考察。在图书馆前的平台上,习近平总书记俯瞰学校的新建筑,时任校党委书记张济顺、校长俞立中向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建设规划。习近平总书记一行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我校三楼文科文献阅览室,了解图书馆的设计和藏书情况,对我校图书馆的软硬件配置给予充分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华东师大秉承“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在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华东师大的各项工作,希望华东师大的师生能与上海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做好部市共建。
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大学生活动中心的慈善爱心屋,在听取了吴薇老师的介绍后,与学生志愿者杨艳红等同学进行交流,并以个人名义为爱心屋捐款。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我校物理系,视察物理教学实验中心演示实验室。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提出希望:“华东师大按照既定方针,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为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献策出力。”
离开华东师大前,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希望华东师大越办越好。
采访组:周赛君老师,您好!请您谈谈如今慈善爱心屋建设得如何。
周赛君: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教诲和支持,一直鼓舞着我们努力做好爱心屋的工作。十四年来,慈善爱心屋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帮困育人途径,在物资帮困、人文关怀、慈善公益等领域不断进行人性化、精准化、系统化的探索和实践。
如今,慈善爱心屋已经形成了“校内—社区—企业—基金会”四位一体的物资筹集模式,棉衣棉被、凉席枕头、牙膏牙刷、毛巾水壶等生活用品,基本满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所需。2018年,爱心屋向4559人次的学生发放价值近30万元的物资,爱心屋慈善义工队向社会提供了1254人次的各类社区志愿服务,累计达到4895小时,直接受益群众约1万人次。 我们的志愿服务得到了附近社区党团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也为社区党建和团建工作贡献了青春力量。
经过不断努力,2014年,我校慈善爱心屋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入选上海市高校资助育人典型案例;慈善义工队多次被评为“上海优秀志愿服务集体”。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树立慈善意识、参与慈善活动、发展慈善事业,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
如今,慈善公益理念越来越成为华东师大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越来越成为师生们的生活方式。
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组织同学们广泛开展志愿公益活动,引导同学们在慈善实践中培养品德,努力培养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本期青年朗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十卷结束,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会。